在法考备考过程中,法律格言、谚语以及法言法语是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。它们语言凝练、易于理解且方便记忆,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核心考点。
今天,小法为大家精选了50条经典法言法语,按法考科目分为五组,涵盖民法、刑法、诉讼法、宪法与行政法以及法理学等领域,帮助各位法考er轻松攻克知识点!
01
一、民法篇
1.“契约必须遵守”(Pactasuntservanda)
→合同严守原则(《民法典》第465条),适用于合同效力、违约责任等场景。
2.“任何人不得转让超过自己权利的权利”(Nemoplusjuristransferrepotestquamipsehabet)
→物权变动规则核心,关联善意取得制度(《民法典》第311条)。
3.“无因管理,利他为本”
→无因管理制度的核心价值(《民法典》第121条),强调管理人行为的利他性。
4.“过错是责任的基础”(Culpaestbasisdelicti)
→侵权责任归责原则(《民法典》第1165条),适用于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。
5.“物权的对世性”
→物权绝对效力的体现,用于分析物权与债权的区别。
6.“买卖不破租赁”
→租赁权物权化体现(《民法典》第725条),适用于租赁合同与物权变动的冲突。
7.“意思自治是民法的灵魂”
→民法基本原则之一(《民法典》第5条),强调民事主体的自由意志。
8.“权利不得滥用”(Abususnontollitusum)
→禁止权利滥用原则(《民法典》第132条),适用于权利行使的边界问题。
9.“无救济则无权利”(Ubijus,ibiremedium)
→强调法律救济的重要性,适用于民事权利保护。
10.“时效制度是法律对秩序的尊重”
→诉讼时效制度的法理基础(《民法典》第188条),适用于权利行使的时间限制。
02
二、刑法篇
1.“无行为则无犯罪”(Nullapoenasineactu)
→犯罪构成要件中“危害行为“的底层逻辑,辨析不作为犯罪时必用。
2.“疑罪从无”(Indubioproreo)
→刑诉举证责任体现(《刑事诉讼法》第55条),论述证据不足案件的处理原则。
3.“罪刑法定”(Nullumcrimen,nullapoenasinelege)
→刑法基本原则(《刑法》第3条),强调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唯一依据。
4.“法律不强人所难”(Lexnoncogitadimpossibilia)
→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基础,适用于责任阻却事由。
5.“共同犯罪,部分行为全部责任”
→共同犯罪理论的核心(《刑法》第25条),适用于共犯的责任承担。
6.“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”
→正当防卫的法律效果(《刑法》第20条),适用于防卫过当的认定。
7.“刑罚的目的是预防而非报复”
→刑罚目的理论,适用于量刑情节的分析。
8.“罪责刑相适应”
→量刑原则(《刑法》第5条),强调刑罚与罪责的均衡性。
9.“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”
→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体现(《刑法》第3条),适用于刑法解释的边界。
10.“犯罪是行为与责任的统一”
→犯罪构成理论的核心,适用于主客观相统一原则。
03
三、诉讼法篇
1.“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”(Nemojudexincausasua)
→回避制度法理基础(《民事诉讼法》第47条/《刑诉法》第29条)。
2.“举证之所在,败诉之所在”
→民诉“谁主张谁举证“原则(《民事诉讼法》第67条),分析举证责任分配时引用。
3.“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保障”
→诉讼程序的价值,适用于程序违法后果的分析。
4.“一事不再理”(Nonbisinidem)
→既判力理论的核心(《民事诉讼法》第127条),适用于重复起诉的认定。
5.“无救济则无权利”(Ubijus,ibiremedium)
→强调法律救济的重要性,适用于诉讼权利的保护。
6.“证据是诉讼的基石”
→证据规则的核心,适用于证据合法性、关联性的分析。
7.“诉讼效率与公正并重”
→诉讼法的价值追求,适用于简易程序、速裁程序的适用条件。
8.“公开审判是原则,不公开是例外”
→审判公开原则(《民事诉讼法》第134条/《刑诉法》第11条),适用于不公开审理的情形。
9.“上诉不加刑”
→刑诉上诉制度的核心(《刑诉法》第237条),适用于二审改判的限制。
10.“执行是权利的最终实现”
→执行程序的价值,适用于执行难问题的分析。
04
四、宪法行政法篇
1.“法律保留原则”
→行政法核心考点(《立法法》第11条),用于辨析行政法规的立法权限。
2.“比例原则”
→行政合理性原则具象化(《行政处罚法》第5条),评析政府行为必要性与适当性。
3.“法无授权即禁止”
→行政权力行使的基本原则,适用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。
4.“信赖保护原则”
→行政法基本原则(《行政许可法》第8条),适用于行政行为变更的法律后果。
5.“权力必须受到制约”
→宪法核心价值,适用于权力分立与制衡的分析。
6.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”
→宪法基本原则,适用于基本权利的保护。
7.“正当程序是行政正义的保障”
→行政程序法的价值,适用于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。
8.“平等原则是法治的基石”
→宪法基本原则(《宪法》第33条),适用于平等权的保护。
9.“公共利益是行政行为的边界”
→行政法基本原则,适用于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平衡。
10.“司法审查是行政法治的保障”
→行政诉讼的价值,适用于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范围。
05
五、法理学篇
1.“法律不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”
→诉讼时效制度法理基础(《民法典》第188条),解释权利行使及时性原则。
2.“恶法非法”(Lexinjustanonestlex)
→自然法学派核心观点,论述法律与道德关系时的重要论点。
3.“法律是正义与秩序的结合”
→法的价值追求,适用于法的价值冲突分析。
4.“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”
→法的实施理论,适用于法律实效性的分析。
5.“法律是社会的产物”
→法的社会性,适用于法律与社会关系的分析。
6.“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的前提”
→法律解释理论,适用于法律解释方法的运用。
7.“法律是理性的体现”
→法的理性价值,适用于法律原则的适用。
8.“法律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”
→法律关系理论,适用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分析。
9.“法律是历史的产物”
→法的历史性,适用于法律发展规律的分析。
10.“法律是文化的体现”
→法的文化性,适用于法律与文化关系的分析。
关于法考备考问题
添加微信解答更快
◇报名条件咨询↑
◇2025上岸规划 ↑
◇备考资料领取↑
2025法考备考开启
- 还没有人评论,欢迎说说您的想法!